绍兴坚持“源头防+过程治+长效管”筑牢土壤地下水治理堤坝
时间:2024-09-08 03:11:39 作者:佚名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绍兴市上虞区生态环境分局实施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行动,指导中化蓝天氟材料公司持续累计投资超过三千万元,完成多个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扎实筑牢土壤地下水安全底线。
一、网格化“把脉问诊”,全面落实隐患排查监测
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邀请环保、安全、工程建设、环评公司及第三方检测公司的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督促企业做好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引导企业采用网格化思路进行管理。根据重点场所、功能区划、关注污染物的不同划分成4个重点监测单元,每个监测单元又细分为生产区、储罐区等不同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则建立更加细致的隐患排查台账和整改台账。同时根据每个重点监测单元的不同,监测点位布点数量、布点深度等细节均有所不同,累计布设4个地下水点位、6个土壤点位。
二、项目化“对症下药”,突出重点做好隐患整治
突出重点工程,保障项目落实落细,确保泄漏风险隐患全面整治到位。要求企业聚焦生产装置、储存及转运区域、三废处理区域、厂前区4个重点监测单元和6个重点区域实际情况和工艺特点,针对性实施地下废水池架空改造、VDF地下储罐淘汰、事故应急池改造扩容等3项污染防治改造措施,实现改造老旧装置、控制泄漏风险、提升应急能力3项绩效目标。同时为企业“事故应急池改造扩容”项目争取中央生态环境资金284万元,事故应急池扩容后容量达到2800 m³,足够满足事故排放废水收集的需要,也杜绝了废水向地下渗漏的风险。
三、全员化“防治结合”,有效夯实隐患长效管理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三分建,七分管”。指导企业建立起一套人人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要求企业专门建立风险隐患档案,每月对综合检查发现的隐患以及员工自主上报的隐患分别进行梳理归档,“一档一策”落实至车间专人负责跟踪整改,形成责任到人的闭环处置机制。同时建立问题隐患发现有奖激励机制,调动问题隐患发现积极性,累计发现问题5个,全部闭环整改完成。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4/1/22/art_1201818_589504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