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时间:2024-10-09 03:12:47 作者:佚名来源:中国政府网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可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就业协调联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意味着量的扩大,就是要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意味着质的提升,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蓄势待发,在这些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并创造着大量的就业需求;技术进步更新了传统工作岗位,企业用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就业选择。
推动现代产业发展与就业良性互动,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必将极大释放经济活力,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要注重从供需两端发力。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趋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催生新动能,努力创造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大、引领性更强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未来岗位需求的突破性增长;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着力推进产业带动就业,紧盯劳动者素质提升,紧扣不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需要各项政策的匹配跟进。各项政策导向各有侧重,落地实施却又环环相扣,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单兵作战,都需要统筹谋划、有的放矢、增强合力。只有增强各项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提高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才能在统筹兼顾中增强整体效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继续加快推动相关举措落实落细,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尽早让政策预期效果充分释放出来,将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观平)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410/content_697850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加快构建
下一篇:以旧换新,“换”出加速度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