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业装备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机关干部集体参观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

时间:2024-10-11 22:46:01 作者:佚名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聆听红色故事,从一张选票、一枚徽章上窥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路走来的不凡,也可在一页记载文字的报纸、一帧保留下来的珍贵画面上探寻人民民主之源……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部分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参观“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重温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75周年。1949年7月21日至8月9日,石家庄市成功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日报》连续9天发表12篇相关报道,并称之为“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至今,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成为石家庄人大之“根”,“对党忠诚、人民至上、发扬民主、勇创范例”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红色精神铸就了石家庄人大之“魂”。

  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大会会刊、纪念章、13项决议案……来到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全国人大代表冯丽朝走近了这段红色历史,真切感受到大会高度的政治性、真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民主性、全面的创新性。她不禁感慨:“石家庄真不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向成形的重要‘实验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研究的‘富矿’。今天的参观让我倍感振奋,我将一如既往依法履职,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人大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预演”,区域代表通过“海选”方式产生,开创了普选制的先河。会上,广大代表讨论、制定建设人民城市的施政方针和各项政策,民主选举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委员会——聆听着讲解,省人大代表郝静深深领悟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的深刻内涵。她认为:“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中汲取奋勇担当、不负使命的力量,深入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法治建设的践行者、新时代的先锋官。”

  回眸历史瞬间,让人大代表们和人大工作者们从那些“第一次”中感悟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更加深刻地领悟到75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石家庄落地生根、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的“根”在哪里!75年来,20多万名各级人大代表赓续血脉、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这份来之不易的人大事业。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崔丽菲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持续学习好、宣传好石家庄人大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进一步增进广大师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75年前的那段历史,如何守好石家庄人大的“根”和“魂”?那就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更加珍惜人大事业、珍惜光荣历史、珍惜代表职务、珍惜机关形象。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王猛是陈列展的一名义务讲解员,每一次讲解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教育与洗礼:“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斗是最好的出发。作为石家庄人大的干部,站在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我们要守好石家庄人大的‘根’和‘魂’,致敬这段历史、学习这段历史、宣传这段历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a7cf3ef8-8617-42c0-8ca7-a953c2dd8fbd/202410/10/bd55f70b-c153-4bd2-b9b1-5df612792e5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网 w.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7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