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山参林下“金”
时间:2024-10-14 21:22:04 作者:佚名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参乡”通化,藏参之地。茫茫林海中,林下山参汲天地精华、山水灵气,经漫长岁月,自然天成。
来到位于集安市清河镇的吉聚参业溯源林下山参基地,负责人胡秀玲说:“好参不易得!播种后在深山密林中自然生长,且不进行人工干预的,方能称为林下山参。”
“以前论斤卖,现在按克卖!从6月份开始,很多南方的客户就开始打电话预订,以前1斤能卖1万元左右,现在50元1克起,27年的鲜参能卖到150元1克,最好的能达到两三万元1株。”胡秀玲自豪地说。
高价格源于大自然道地“严选”出的天然好参,也源于检测、溯源体系建设的“身份”品质保障。
林下山参生长过程和野生人参如出一辙,需要面临大自然严苛的考验,虫害侵扰、极端气候、野兽掠食……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将一株好参毁坏。
“我们的林下山参种植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完全在山林中自然生长,不进行人工干预。经过大自然一轮又一轮的‘优胜劣汰’,15年以上的存活率仅为10%至20%。经过检测,人参皂苷含量高、营养成分高。”胡秀玲直言天然好参得来不易。
一流的生态,孕育最道地的林下山参。
通化地区重峦叠嶂,林海莽莽,1313万亩的林地面积,67.3%的森林覆盖率,土壤丰富的有机质含量,适宜的积温、降水,使林下山参在此得天独厚条件下长出极佳的品质。
“以我们集安为例,不仅气候好,植被多为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还含有大量有益人参生长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利于人参根系的良好发育。”胡秀玲如数家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禀赋,通化林下山参无论在品质上,还是产量上,都形成了明显优势,长期野生环境下的自然抗争和生态孕育,使其潜藏的生命力与药效得到充分激发,最终成为品质优良的林下山参。
“参”耕品质,向“新”突破。坚持科技赋能,强化全流程监管,加强质量检验检测,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多方面考察和检验检测之后,吉聚参业溯源林下参基地成为第一家与中国林下山参溯源管理服务平台合作的数字溯源基地,每一株林下山参的土地评级、人参参龄鉴定与抽检、人参皂苷含量检测等信息扫码一目了然,实现“一参一码”数字化追溯,确保人参质量。
“市里为我们布设视频监控、设置物联网感知设备等,有效抵制野猪侵扰、人为盗采,并精准采集种植区域内土壤信息,实现对多种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自从上了溯源,销量和价格都提上来了,客户点名要买咱们集安的人参。”胡秀玲说。
“参”耕细作,提高林下山参价值,进行林下山参深加工,曾经深埋山林的“土特产”,“变身”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胡秀玲表示:“我们在澳门申请了18款产品批号,27年参龄的野山参丹和独参汤,一克价值700多元。从去年申请产品到现在,销售额达2000万元。现在鲜参都不够卖的,我还得计算着留一部分做产品呢。”
擦亮“中国人参之乡”金字招牌,助力林下山参产业发展,让好人参卖出好价格,今年,通化市立足林下山参资源优势,坚定做高端方向不动摇,以“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四好”路径,全力推动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李铭 孙鑫)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10/t20241013_33078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四平市公安局改革优化政务服务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