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助力 铁岭试验田每亩增收百余元
时间:2024-10-14 21:18:40 作者:佚名来源:辽宁省政府
眼下,铁岭各地的大田玉米陆续进入收获季。走进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的一片玉米地,只见秸秆挺拔、叶片嫩绿、果实饱满。“这是咱合作社的气象服务试验田。每一个生产环节,我们都听从气象专家的指令。你们看,这长势多好!”昌图县阳宇农机服务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笑着说。
铁岭市气象局、铁岭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十余名专家也赶到田间,选点取样、计算亩株数、求出穗粒数、算出百粒重,最后得出测算结果。“今年,气象服务试验田测产结果比对照地块普遍增产100公斤左右。”铁岭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刘敏宣布测产结果。
气象条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去年起,按照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铁岭市启动玉米生产智慧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对比试验。在昌图阳宇农机服务合作社、盛泰农机合作社、铁岭县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3家大型合作社建立对比试验田。在开展对比试验的过程中,从春播到秋收,气象部门全程为合作社提供气象服务。
“我们的试验田每次作业前都与气象专家沟通。根据气象专家提供的地温和土壤墒情,在一块试验田里,我们4月13日就进行了抢墒早播,之后正好赶上一次透雨。田间管理期间,每一次飞防作业,我们都及时和气象部门沟通,避开降雨和大风。秋收时,我们与气象部门的沟通更加频繁,避免因秋季降雨、霜冻等天气造成粮食损失。”李忠华说。
来自气象部门的监测显示,精准的气象服务影响作物生长的每一个阶段:6月3日,3家合作社气象服务试验地块田间玉狮·米平均出苗率为92.3%,比对照地块高了近7个百分点;7月2日,3家合作社试验地块与对照地块相比,植株平均高42厘米,根茎平均粗3.37毫米;10月5日,玉米生长至晚期,试验地块玉米穗比对照地块的长2厘米至3厘米。
气象服务对比试验已经在铁岭开展两年,两年来,在田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试验地块亩产已经连续两年比对照地块多100公斤左右,每亩可增收百余元。如果此项服务在铁岭各地大面积推广,将进一步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刘敏表示。
“精准的气象服务帮助我们克服了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试验田迎来丰收,我们农民种地更有信心了!” 盛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盛铁雍说。
原文链接:https://www.ln.gov.cn/web/ywdt/qsgd/ass_2_1/2024101408232381224/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