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青海西宁:湟水河(西宁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时间:2024-11-13 03:21:49 作者:佚名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11月7日,记者从“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宁专场了解到,湟水河(西宁段)小峡桥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据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韩兴斌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坚持“四水四定”,系统谋划“一城两环四网”高原生态水城布局,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现全覆盖,在青藏高原率先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开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专项行动,“十四五”以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7.13平方公里。投放花斑裸鲤鱼苗16万余尾,成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构建了“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结构稳定”的林草湿生态系统。深度谋划实施湟水重点水系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工程和北川河、火烧沟等水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工程,北川河治理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自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先后清除河道垃圾及固体废弃物16万吨。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农用残膜和农药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连续6年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年使用有机肥面积达56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全省率先建成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一张图”,完成主城区2142公里排水管线探测。实施道路排水管网优化和排水箱涵改造,整治管网混错接点位806处、缺陷375处,创新湟水流域入河排口“一图一表一账”精细化治理模式,相继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第六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新建湟乐污水处理厂、多巴污水处理厂、北川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22年的41.75万吨/日提升至目前的62.75万吨/日。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327个,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原文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zwgk/system/2024/11/08/030057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