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3—2035年)》发布
时间:2024-11-16 00:43:33 作者:佚名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11月11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东莞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东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该规划作为东莞市“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梳理全市城中村底图底数,明确了自2023年至2035年的城中村改造目标及“大、中、小圈”改造体系。
《规划》提出,东莞将在2024年启动103个城中村改造“小圈”项目,近五年内推进220个“中圈”片区改造,并在未来15年内完成405个“大圈”片区的改造。这些“大、中、小圈”分别代表了城中村分布集聚区域、近五年改造集聚空间以及每年度实施的改造项目范围,并将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其中,405个城中村改造“大圈”片区,是东莞城中村分布集聚区域,是东莞未来15年城中村管控基本底盘;220个城中村改造“中圈”片区,是在“大圈”中选定的近5年城中村改造集聚空间,是实施统筹连片改造开发的区域,是城中村改造规划统筹、利益统筹、政策统筹的空间单元范围;103个城中村改造“小圈”项目,则是基于“中圈”,根据改造紧迫性、成熟度、重要性,依据“总量控制、结构合理、供需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居商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规模、时序、节奏和结构,遴选每年度实施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范围。
此外,《规划》还划定了详尽的近期(到2028年)实施计划和重点改造区域,包括中心城区“黄金双轴”地区;水乡新城、虎门高铁站、东莞火车站、常平火车站、滨海湾站周边地区;中心城区“三江六岸”及“东莞记忆”周边地区、石龙中山路—石碣袁崇焕纪念园周边地区、林则徐销烟池及太平水道两岸地区;松山湖科学城、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塘厦电子信息重点项目周边地区;中心城区“黄金双轴”地区、多个重要站点周边地区以及松山湖科学城等。
《规划》明确了东莞市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六大核心目标,包括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5219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