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交融司法服务有温度
时间:2024-11-27 21:38:31 作者:佚名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那曲市各级人民法院以“调”为尺,“解”字当先——
情理交融 司法服务有温度
记者 王香香
近年来,那曲市各级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诉中、判后全过程,积极推动人民法院角色定位由“就案办案”向基层治理转换,职能作用由“坐堂问案”向延伸服务转型,工作模式由“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
班戈县人民法院:
调解农民工讨薪纠纷
楼外夜幕低垂,楼内挑灯夜战。班戈县人民法院和班戈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正在为一群情绪激动的农民工耐心地做着调解工作……原来,张某等14名农民工为了讨薪,到人社局寻求帮助,因部分农民工情绪激动,调解工作陷入僵局。傍晚,人社局工作人员带领农民工到班戈县人民法院,欲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调解过程中,为帮助当事人达成共识,法院干警用藏汉双语释法明理、分析法律关系和利弊,并劝导双方换位思考,当事人双方态度明显缓和,使调解工作迎来了转机。近日,在组织双方现场核对结算后,当事人当即向张某等人支付劳务款233596元。至此,14名农民工讨薪纠纷在2天内得到圆满、高效解决。
申扎县人民法院:
调解邻里草场纠纷
金秋的草原上,一场邻里间的草场纠纷打破了往日的和谐,纠纷起因是两家草场相邻,一方的牲畜“越界了”。近日,申扎县人民法院干警驱车前往离镇40里路的纠纷现场,将巡回调解窗口搬到了草场上。
到达现场后,法院干警实地查看草场现状,认真倾听双方陈述,理清争议焦点,从法理、情理等多角度向双方释法明理,引导双方互相谅解,在经过数小时的耐心疏导和调解后,原本剑拔弩张的两方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双方尽释前嫌。
上门调解,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竖起来的是信任。这也是申扎县人民法院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缩影。
比如县人民法院:
调解离婚纠纷
近日,比如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正式入驻比如县矛盾调解中心,派驻当日即成功指导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
扎某和尼某因婚内关系不和,分居已有两年,扎某向比如县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后,法院按照诉调对接程序,将案件转到矛盾调解中心做前期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情绪激动,在财产、子女抚养方面争执不下。见此情形,法院派驻干警指导人民调解员找准切入点,采用“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调解,经过几番耐心劝导和释法说理,双方情绪逐渐缓和,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此次调解,不仅是诉调对接“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更是指导调解“走出去”的有力之举,也为未来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拓展调解指导范围奠定了良好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dsdt/202411/t20241127_4490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聚焦民生小切口构建和谐新家园
下一篇: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