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发布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62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03-26 10:05:44 作者:来源: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打造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样板工程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厅高度重视沱湖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立足于打造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样板工程,制定了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拟定了《沱湖生态补偿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廓清沱湖流域边界和干支流水系分布。实施沱湖流域基础信息“一张图”绘制工程,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干支流名称和流向、入河排污口、入湖口、闸坝、水面构筑物等图上位置确定以及现场确认,分析提取沱湖流域边界矢量图和水系分布图,整合水质、水利、水文、国土、规划、交通、测绘等多部门、多结构数据,建成沱湖流域综合管理“一张图”,该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方式,对沱湖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开展排查,已完

  成蚌埠、淮北、宿州”一湖四河“沿线及相关陆域范围区无人机航测工作,共计783.44平方公里,发现疑似排口2266个,其中蚌埠679个、淮北315个、宿州1272个。

  (三)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制定并印发汛期监测方案,在蚌埠、宿州、淮北3市入沱湖、洪泽湖等主要河流、出入湖口及重要敏感区域设置34个监测断面。沱湖流域已建成5个国省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宿州市、淮北市、蚌埠市分别建成14个、13个、1个市级水质自动监测站。会同省水利厅选择合适站点,正在开展水质、水文监测合一试点建设。建立了沱湖、洪泽湖水质监测预警“一张图”系统,共享流域自动监测数据,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四)持续开展沱湖流域生态补偿。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沱湖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实施办法》,于2020年正式实施。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涵盖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设置5个生态补偿断面,全部按照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并明确了补偿标准和补偿系数。2020年度,共产生污染赔付金2900万元,生态补偿金2900万元,其中淮北市赔付100万元,蚌埠市赔付2800万元,宿州市获得补偿金1300万元。同时,组织开展沱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课题研究,重新核定流域各市污染负荷,为修订补偿断面补偿(赔付)系数做好技术支撑。

  (五)完善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汛期及时部署3市做好汛期沱湖流域跨界水体污染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工作,自6月1日至9月30日,全过程全时段监测分析跨界水体水质变化情况。蚌埠、宿州、淮北3市实行汛期轮值制度,每月牵头召集召开水污染联防联控会议,以问题为导向,会前联合开展全流域检查,梳理问题清单,会上会商解决。,今年6月和7月,蚌埠、宿州市已分别牵头召开了联防联控会商会议。流域相邻市、县已签订了联防联控协议,形成了定期会商、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监测、联合研判、信息互通的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

  (六)强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宿州市出台《深入推进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以及33项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六大长效机制;开展农村区域河流沟渠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河湖水域衰死水草清理专项行动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加大河道综合整治力度,对流域内索滩沟、汴沱大沟、唐河樊集段进行清淤整治,谋划实施岳洪河等湿地项目。蚌埠市开展沱湖湖边畜禽养殖和非法种植清理取缔,推进沱湖下游沿岸水生态修复,编制《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沱河固镇段25公里疏浚项目。淮北市关闭拆除新北沱河两岸非法养殖场,实施新北沱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清淤疏浚,全方位摸排溯源汇水一级支沟,实施源头治污、精准治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采纳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沱湖生态补偿十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沱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会同省有关部门细化完善沱湖流域基础信息“一张图”,建设现代化水环境监测体系,全面实施精准治污与生态修复,高标准实施生态补偿,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资金保障、预警和应急响应、共建共享机制,常态化落实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

  联系电话:0551—62379317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8月23日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网 w.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7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