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科学家新研究::地下水污染物可能危害大堡礁生态环境
时间:2023-11-10 20:17:23 作者:佚名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新研究证明了地下水污染对大堡礁生态系统存在危害。
近日,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量通过地表渗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正在流入海洋,由此产生的污染可能会危害大堡礁的生态环境。
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和工业研究组织以及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科学家们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证明了地下水污染对大堡礁生态系统存在危害。研究显示,大堡礁水域中近三分之一的溶解无机氮和三分之二的溶解无机磷来自地下水。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南十字星大学的达米安·马赫教授表示,从地下水流入海洋的氮元素是地表河流的两倍之多。
研究人员对海水进行了采样,并分析了样本中的镭同位素。通过同位素标记,研究人员确定了污染物到达珊瑚礁的路线。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十字星大学沿海水域化学专家道格拉斯·泰特博士表示,污染物从地表到达珊瑚礁的过程长达数十年。污染物可能从地表土壤下方岩石的裂缝和间隙,通过多孔岩石渗透到地下含水层,再流进海底泉水,最后到达珊瑚礁。
泰特博士介绍道,海水中营养元素过剩可能会导致藻类生物大量繁殖,并造成以珊瑚为食的海星数量剧增,并引发鱼类疾病。该研究强调,目前的环境保护策略需要转变。“我们需要对这些营养素的管理进行进一步讨论。只有更了解产生污染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治理。”泰特说。
在气候危机和水质污染的影响下,大堡礁的生态系统岌岌可危。此前,联合国机构的科学家曾表示,大堡礁可能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直致力于改善地表径流的水质,以求缓解珊瑚礁的白化现象。(澎湃新闻)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3/10/16/art_84027_110407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