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五措施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3-11-10 19:56:57 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昭通市围绕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质持续稳定目标,采取五项措施推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跑出加速度。
统筹安排 迅速启动“攻坚行动”。五届昭通市委常委会第59次会议和市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专题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重生态、惠民生的高度,实实在在抓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问题排查和整改,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赤水河保护治理“十个方面”的工作安排,及时组建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城乡“两污”排查、农村污水排查、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排查、因灾受损设施排查、其他污染源排查5个专班,按照“不找理由、不讲条件、不留死角、不浮在面上”4个要求,全面开展查清问题、制定措施、整改提升3项工作,迅速启动“百日攻坚行动”。
全面排查 迅速锁定“问题根源”。全市各级各部门自觉树牢“源头意识”、扛牢“源头责任”,把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政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最严态度、最大力度、最快速度迅速行动,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超常力度开展问题排查。由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和镇雄、威信两县按行业分类分别牵头,整合流域内市、县、乡、村四级工作力量,组建5个问题排查工作专班,举一反三深入实地开展问题排查,确保存在问题查深、查细、查实。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流域各行业污染源的全面排查并形成问题清单,迅速锁定了流域存在的“问题根源”。
专家会诊 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各部门针对问题清单,及时组织业内专家针对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开展研讨,对查得不深不细、存在疑问的问题再次组织工作力量深入一线深查细查,确保“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原因找准找实。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措施、一班人马、一项保障措施”的整改要求,各部门迅速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和保障措施要求,压实整改责任,确保因灾受损设施能及时恢复、污染能有效治理、水质能稳定保障。市生态环境局在协调中国环科院专家开展一线帮扶的同时,汇总各部门整改措施,形成镇雄、威信两县问题整改方案,经反复征求意见后送市政府印发执行。
全力以赴 迅速抓实“问题整改”。镇雄、威信两县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带领专业人员深入一线调研帮扶,及时召开流域问题整改专题工作部署会议,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和人员,全力以赴清单化推进保护治理问题整改。按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限时整改、按时销号”要求,镇雄、威信两县扛牢主体责任,加强工作、资源、力量统筹,紧扣问题清单抓实整改,实现天天有变化、月月见成效;市直有关部门树牢“一盘棋”思想,积极配合、主动担当,在项目谋划、实施等方面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合力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确保打好赤水河流域(云南段)问题整改的“歼灭战”、水质稳定的“保卫战”。
定期调度 迅速开展“跟踪问效”。按照加快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当好“施工队长”,践行“三法三化”,做到“三个马上”,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工作落地落实、开花结果的工作要求。市赤水河专班聚焦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工作重点,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检查”,加强综合协调、调度推进;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广播电视台紧盯“百日攻坚”行动,坚持“一周一督查、一月一曝光”,强化督查督办、跟踪问效,以最严措施管好最美河流。
截至目前,3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28个,“百日攻坚行动”的13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2个。清水铺、岔河渡口国控断面水质从8月10起稳定保持Ⅱ类,罗甸河、铜车河、洗白河、雨河河、河坝渡口断面从8月12日起均稳定保持或优于Ⅱ类。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311/t20231110_2360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