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民互动

“河长制”促“河长治” 曲靖市绘就碧水珠源新画卷

时间:2023-11-17 12:22:35 作者:佚名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河长制为总抓手,紧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目标,深入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六大任务,不断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

  

  河湖长带头履职 ,河湖管护机制不断创新

  曲靖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总抓手,将河湖保护治理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等一起统筹推进。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总河长、副总河长发挥“领队”作用,带动各级河长开展常态化巡查;市级总河长先后签发14个总河长令,全面安排部署、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出台了《关于强化“四个一”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每月一联合巡查暗访、一调度会商研判、一督查观摩通报、一检查考核销账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晒问题、比差距、看行动,列出问题清单,建立亮灯警示机制,形成了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出台了《曲靖市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履职工作任务清单》《中共曲靖市委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河(湖)长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完善河长制机制设置,河长履职规范,市级河长签发河长令30个,督导解决各类河湖问题。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任市河长办主任,提升河长办设置规格,强化河长办统筹协调力度。围绕中央、省、市各级督察巡查反馈问题,五部门联合巡查发现问题以及市水务局领导班子包保检查发现问题,按照“一河(库)一单”的形式,对未整改完以及整改完成仍需继续关注的问题梳理形成了按季度提请市级河长近期巡河重点关注问题清单,形成闭环、推动596个问题得到整改落实。河长制建立以来,全市3194名河长累计巡河40万余人次,开展督察1000余次,解决河湖问题 2000余个,河湖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部门综合施策 ,河湖管护方式行之有效

  强化全域治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系统制定了《曲靖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曲靖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曲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工作(2022—2024年)方案》等,谋划总投资166.67亿元的南盘江中心城区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项目并推进实施;深入推进总投资23.97亿元的北盘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聚焦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通过市场化方式,采取科学调整中心城市供排水价格方式,将中心城市供排水价格综合单价由4.44元/立方米提高到5.11元/立方米,选取新建雨污管网投融资建设和特许经营主体,有效覆盖项目建设成本,推动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印发了《曲靖中心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行动方案》,谋划包装总投资39.23亿元含92个子项目的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计划建设雨水管网247.76公里,污水管网108.64公里,改造提升雨污管网,健全完善建管机制,全面消除中心城市现有黑臭水体,以市场化手段破解水环境治理项目融资难题的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农村两污治理,印发了《曲靖市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力争到2023年底,中心城市全面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各县(市、区)、曲靖经开区全面完成城乡接合区域、集镇建成区域、生态敏感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推动河湖治理取得新成效,努力实现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水资源保障,推动实现水资源“开源节流、挖潜增供、丰枯调剂、均衡配置”为管理保护目标,以“系统成网”理念谋划水网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全市水利“十四五”规划,谋划上报项目1359件、总投资1369.58亿元,以曲靖中心城市“三横三纵十余库联供”现代水网规划建设为龙头,全力构建现代水利城乡供水保障、现代产业节水支撑、江河防洪安全、水生态文明修复、智慧水利信息“五张网”,布局“一主三片五网”,打造全省市级水网先导区。

  强化协同联动,河湖管护合力有效形成充分发挥“河长+”机制优势

  以党建引领,建立“党建+河(湖)长”机制,充分发挥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在推行河湖长制中的作用,将河湖长制工作和党建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全市河湖库渠水环境质量;加强“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协作机制作用,加大对全市重要湖泊、水库、湿地和河流的执法保护与法律监督责任,构建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生态共建共治管理机制,共同推动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同时,建立了“河(湖)长+校长”机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进“以师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的方式,把全面落实河长制向家庭延伸,营造关爱家乡江河湖泊浓厚氛围。在全国最高检的大力推动下,黔桂滇三省(区)五县(市)共同出台《万峰湖协同开发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万峰湖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省外:与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在黄泥河管理保护上的合作不断深化,进一步推动建立了共管共治目标管理、县级互派副河长、联合巡查、联合考核等新机制,云贵两省三地四县在黄泥河管理保护工作中不断加强合作学习,黄泥河的管理新模式获生态环境部高度认可。针对万峰湖“一水连三省”,存在“云南治理跑黔桂、贵州治理跑滇桂、广西治理跑滇黔”的问题,发挥滇桂黔联合党工委作用,依托滇桂黔联合党工委建立万峰湖水域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防联治”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三省(区)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管共治长效机制,有效巩固治理成果,签订了《滇桂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和《滇黔跨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印发《黄泥河两省三地四县(市)共管共治目标考核方案和有关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三省(区)联合执法、两省区联合巡查。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ywdt/zskx/202311/t20231115_2361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网 w.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7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