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卫生保障

琉璃桥艺术馆开馆仪式暨余友心作品展在拉萨举行

时间:2024-07-09 03:46:07 作者:佚名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6日中午,琉璃桥艺术馆开馆仪式暨“以美为魂,不虚此行”——余友心作品展在拉萨举行。这是余友心在藏40年来举办的第二场个人作品展。此展将持续到9月5日,期间向公众免费开放。

  本次展览以戏剧三幕式结构导入,分序幕——雪域净土、进展——高原之灵、高潮——天界舞者、结局——心象意境四大板块组成,共展出余友心画作和雕塑作品近50件,涵盖其绘画作品布面重彩、纸本水墨和纸本重彩等艺术种类。

  余友心在开幕式上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当代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美术创作进一步繁荣,美术队伍不断壮大,多种风格流派齐头并进,把西藏当代艺术推向了一个繁荣昌盛的高潮。西藏当代美术有两大特点,一是彻底发挥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艺术转变,其表现的一方面是出现了大批人才,这是西藏当代美术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表现为在艺术创作上并非孤芳自赏。长期以来,大批本地艺术家深耕这片沃土,以各自擅长的绘画语言对高原文化进行艺术的表达,创作出了一批以多样化艺术语言对新时代西藏高原生活进行的多角度艺术呈现,不仅把西藏当代美术推向了全国,并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影响,从而使西藏艺术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在分享了创作体会后,已入耄耋之年的余友心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当代艺术不但要有高原,还要有高峰。希望本地以藏族艺术家为主体的年轻人,要在高原这片厚土再次努力向艺术的高峰挺进,将西藏当代美术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峰。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余友心进藏,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藏漂”。几十年来,他深耕于雪域高原这片文化艺术的高天厚土上,以艺术家独特的触角,敏锐地捕捉到了藏民族的精神内核,并以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独创性地创作了大量雄浑与肃穆、威武与温良、真实与玄妙、激荡与智慧和谐统一的艺术作品。

  作为西藏当代布面重彩艺术的“首笔”,余友心的画作突破性地将工笔画、水墨画的笔墨语言和审美意境同西藏本土绘画艺术和美学精神精妙融合,精密整练的勾染、丰富细腻的色彩表现和富有音乐节奏的画面构图,呈现出了绮丽幻化而神秘的艺术想象空间,呈现出大美西藏的人文美、生态美、生活美,为西藏当代美术创作和西藏当代美术理论的建构作出重要贡献。

  40年来,余友心对藏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藏族传统美术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考察研究,先后整理编撰西藏艺术三卷集之《绘画卷》《民间工艺卷》,成为西藏近代重要的文化研究成果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书籍。

  记者了解到,琉璃桥艺术馆位于琉璃桥原址,又名“宇拓桥”,藏语称“宇妥桑巴”,“宇”意为绿松石,“妥”意为顶,即“绿松石屋顶桥”,桥顶用绿色琉璃瓦盖成,远望看似绿松石,故此得名。琉璃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石柱五孔木梁廊桥,廊桥采用藏汉结合的歇山式建筑。2007年,琉璃桥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桥艺术馆负责人王刚毅表示,作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方,在保护建筑本体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扩大文物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社会效应,提升文旅市场经济效益。下一步,琉璃桥艺术馆还将依托琉璃桥文物资源,充分挖掘琉璃桥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创意产品展览。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dsdt/202407/t20240708_4246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网 w.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26536号-107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