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24年中央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7784万元已到位
时间:2024-05-23 04:03:12 作者:佚名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支持全省11个设区市实施74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吸纳带动项目地农村群众10118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 通讯员谷彦光)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目前,河北2024年中央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7784万元已到位,较2023年全年增长30%,支持全省11个设区市实施74个以工代赈项目,预计吸纳带动项目地农村群众10118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在资金安排上,持续加大对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受灾地区支持力度,共安排中央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010万元,预计吸纳务工群众8696人。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以工代赈助农就业增收,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是关键。以工代赈中央资金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向原深度贫困地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产粮大县、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地区以及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地区等倾斜,重点支持劳务用工量大、技术门槛低、工程机械作业少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众特别是农村脱贫人口、因灾需赈济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等参与项目建设。
为让农民吃上“技能饭”,端稳“致富碗”,以工代赈项目牢牢扭住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这个“牛鼻子”,最大程度挖掘项目用工规模,最大可能吸纳当地群众参与建设,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占比,以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务工群众技能,将赈济模式由传统的“搞建设、发报酬”,延伸到“提技能、增岗位、得分红”。2024年,我省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达到35.8%,10118名受灾群众和低收入群众将通过参与劳动和技能培训实现“既拿报酬,又长技能”。
据了解,2024年,利用中央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河北省计划修建通乡通村路、生产便道等各类道路430多公里,开挖或铺设各类供排水管网近180公里,修建小型桥梁、涵洞、水塘等近90座,修建小型堤防、干渠120公里等,有效提升全省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80d0301-2e0b-4152-9dd1-7d7f4e0f4980/202405/21/c6aa5d04-9f3a-48c6-abeb-937cb0d768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