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公安:“田间警务”干实事 飞防作业机场安全两不误
时间:2024-06-18 23:26:46 作者:佚名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近年来,白城市洮北区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随着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不断发展,无人机“飞防”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助力水稻丰产增收。
洮北区洮河镇15万亩农田紧邻白城长安机场,当地农民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和追肥作业,会对飞行设施造成干扰,影响飞行安全。仅靠人力作业费时费力,直接影响了种植。
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与白城机场公安分局了解情况后,两地公安机关依托“警地融合”“警民融合”工作模式,集思广益,商议对策。从普法宣传、无人机使用培训和严格审批等三方面着手,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制定“因地制宜”的“田间警务”,站在农民的角度,真正解决农民的“急难愁盼”之事,也站在机场的角度,真正解决机场的“安全隐患”问题。商议制定了《白城机场周边植保无人机农耕作业规范细则》,签订了《白城机场周边植保无人机解禁审批协议书》,明确无人机飞手解禁相关审批报备流程,定时发布准确航班运行信息,规定无人机执飞前后程序,确保机场周边植保无人机使用管理绝对安全。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知晓无人机应用的相关规定,民警们卷起裤脚,迈向田间,深入农户,面对面与农民交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和培训。
在无人机使用培训中,从农用无人机的结构组成、操控流程、喷洒系统、用药规范、航线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帮助农民朋友学习操作无人机进行空中追肥、喷药等作业。
经过系统的培训,农业无人机使用者均已获得“合格证”并到白城机场公安分局和洮河派出所进行双重备案和审批,这一举措成功解决了“农时”与机场净空的矛盾。
如今的洮河镇农民,可以说个个都是“飞手”。作业时,整个过程实现人机分离、人药分离,通过全自主作业,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以作业近百亩,相当于20人一天的作业量,且具有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可规模化作业等特点,大大减轻农户工作量,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06/t20240617_32071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